-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6-28
- 积分
- 1053
- 阅读权限
- 30
- 精华
|
风雨飘摇的光伏行业或许将首次出现退市的中国企业。近日,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商——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NYSE: DQ)宣布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警告,截至2012年7月24日,由于该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已不满足纽交所上市准则。
根据纽交所802.01C价格标准,若上市公司的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1美元,将被视为低于标准。根据交易所规则,公司在收到通知后6个月内,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超过1美元,则可以继续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意味着该公司必须在6个月内将股价和平均每股价格恢复到高于1美元的水平,否则将面临退市。
但黯淡的光伏行业前景使得这一任务异常艰巨。即便是北京时间前天晚间中概太阳能成分股普遍大涨之际,大全新能源也仅微涨了1.04%,报0.97美元,仍低于1美元。
就在上周末,大全新能源公布的二季报显示,公司二季度整体净亏损710万美元,合摊薄后每股存托凭证亏损0.20美元。相比之下,公司去年同期的净利润高达2570万美元。
行业人士指出,大全新能源业绩和市场表现不佳,还受累去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的连续暴跌。行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价格再次快速下跌并刷新了历史新低。截至6月底,国内多晶硅主流报价从年初的21-23万元/吨跌至16-17万元/吨(含税),跌幅达到25%。一边是价格暴跌,另一边却是产量暴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也创纪录达到11.5万吨,不仅同比增加20%以上,环比也增加10%左右。上半年,仅国内库存就增加 3000-4000吨左右。
官方资料显示,大全新能源专业从事多晶硅、硅片和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11年公司多晶硅年产能达4300吨,2012年多晶硅产能有望达到7300吨,成为国内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
大全新能源(DQ.NYSE)近日连续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滑。影响其业绩的,不仅与光伏全产业价格下滑影响有关,还与汇兑损失、利息费用等财务费用变化有关。
二季度业绩开始大幅下滑
大全新能源二季度营收3060万美元,上季度及去年同期为3400万美元、7070万美元;二季度的运营亏损为68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60万美元也有重挫。另外,二季度大全新能源的净亏损达到71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2570万美元。
一位海外光伏分析师认为,大全新能源业绩下降与光伏全产业价格下滑影响有关。按大全新能源二季度1028吨的多晶硅产量、2360万美元收入计算,其多晶硅的平均售价仅为22.9美元/公斤,2012年一季则是26.6美元每公斤;再看其2011年二季度的多晶硅售价62.9美元/公斤,显然多晶硅收入在今年同期被砍去了一大半。多晶硅是大全新能源重要的收入来源,占公司营收比重的77%,这部分业务不景气,显然会影响到公司整体收益。
多重因素引发利润下降
大全新能源的亏损并非价格下滑这么简单。上述分析师表示,“至少其二季度毛利还是非常高的,但是汇兑损失、利息支出等因素,导致该公司的净利润反而大幅下挫了。”
大全新能源今年二季度的利息费用也高达409.4万美元,同比去年219.3万美元大幅上涨。
在今年三季度,阿特斯太阳能的业绩或许还将下滑。公司三季度的出货量在390兆瓦~420兆瓦之间,毛利率则为2%到5%。而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别是7.7%和12.4%。
如今,光伏企业生产的组件面临被低价抛售的困局,其主要原因是“双反”,在美国在对中国组件“双反”且欧盟也计划“双反”调查的前提下,一些组件企业开始大幅杀价,需报给贸易商及下游客户更低的价格,才能尽快清理库存。
在今年更早些时候,尽管多晶硅与晶片的发货量同比上升,但是大全新能源还是遭受价格下降以及2012第一季度的持续亏损。基于之前多晶硅生产成本降低 尽管多晶硅与硅片的发货量同比上升,但是大全新能源还是遭受价格下降以及2012第一季度的持续亏损。基于之前多晶硅生产成本降低时限和当前现货市场定价,大全新能源在2012年和2013年以高于成本价出售多晶硅无疑是一场败仗。据小型多晶硅生产商报告,第一季度多晶硅出货量由2011年第四季度834吨增加到约964吨。硅片出货量也有所增加,由2011年第四季度的7.8兆瓦增加到2012年第一季度的23.4兆瓦。
然而, 2012年第一季度组件出货量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自有品牌产品出货量为2.3兆瓦,比2011年第四季度9.6兆瓦有所下降,而OEM组件出货量由2011年第四季度5.9兆瓦下降到2012年第一季度2.4兆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