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98|回复: 1

体制与利益分配:分布式并网最大障碍

发表于 2013-4-12 09:57: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继日前受理了首例居民自发电并网申请后,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又受理了首位居民个人卖电业务。从某种意义上看,天津受理首位居民自发电卖电,确实给众多期待分布式能源发展获得突破的人们带来希望。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目前的问题,分布式能源并网只能是昙花一现的作秀,难以持久。

  分布式能源,也可称为分布式能源系统。它指分布在用户侧的能源梯级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热电联产、沼气利用等,以满足人们的热电冷各种形式的能源需要。分布式能源作为21世纪世界走向低碳时代科学高效的用能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应用,成为全球电力行业和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虽说分布式能源有很多优越性,但在我国迟迟发展不起来。究其原因,并网难无疑是其中最大障碍。

  有人将并网难归根于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滞后。电网发展方向一直放在输电侧,而非多种方式电源接入的配电侧,因此存在较为突出的电网与分布式能源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分布式发电的频繁启动,可能造成电网瞬时负荷增大,给区域的网络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目前国内的配电体系又还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分布式发电并网,可能给局部电网带来较大冲击,这不能不引起重视。但天津通过智能电网建设解除了技术障碍,让个人发电上网得以解决,证明了技术的障碍是可以化解的。

  然而,笔者认为,分布式能源发电并网的障碍并不只是存在于技术层面。并网难归根到底是利益分配问题,而更难化解的是体制障碍。

  首先,目前国内燃机90%是进口,另外10%国产的燃机的关键部件也严重依赖进口,这就导致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投资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从而推高分布式能源的发电成本。而在现行电力管理体制下,电网公司出于利益考虑,不愿高价收购分布式发电,这与风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遭遇相差无几。

  其次,分布式能源项目为减轻成本压力,也完全可以借助错时发电的方法。例如上海浦东机场分布式能源站,就是利用白天和晚上的电价差来错时发电,减轻经营压力。白天电网电价高达0.7元/千瓦时的时候自己发电,夜里电网电价降到0.2元/千瓦时的时候停机买电,运行几年基本上能够实现平均电价0.6元/千瓦时并外加制冷制热的预想,避免亏损。可如果分布式能源系统都采取这样的经济方案运行,电网公司便成为“最不经济的人”。由于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电网公司并网不积极也成为必然。

  此外,中国的电网公司发电、配电和输电合一。既要追求盈利最大化,又操控了垄断的话语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利益驱使下阻碍分布式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这就是为什么包括北京南站西侧分布式能源站,以及浦东机场、长沙机场、广州大学城等大型分布式能源项目,长期不能并网,至今孤网运行的原因。

  因此,分布式能源发电并网的最大障碍在于体制。虽然分布式能源的优势,决定其前景必定光明,但分布式能源作为科学用能的一种最佳方式,要在中国真正兴起,有待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待政策更有力的支持、各方经济利益的平衡。

       来自:中国环境报
发表于 2013-4-12 16:37:01 | 查看全部
其实,我感觉这是一场很大的博弈。不仅是各级政府政绩之间博弈,生产企业之间、相关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还有附属设计行业之间的博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