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9|回复: 0

国内光伏企业自我反思 技术不过硬被日韩反超

发表于 2013-5-14 06:16: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昨日,在一场亚洲光伏会议的全球光伏领袖对话中,国内多家光伏公司高层都在反思:光伏行业的低价倾销及研发速度不够快、研究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是造成目前光伏行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而在中国光伏企业普遍处于困境中时,不少日韩光伏企业凭借更具优势的技术逐步超越曾经强悍的中国光伏公司。

  常州天合(TSL.NYSE)CEO高纪凡表示,“在竞争充分且混乱的情况下,各大公司的研发方向,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同一个(晶体硅)技术,都在投入大量研究经费,资源极为浪费。”

  一家大型硅片厂商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韩国及日本等公司的光伏电池企业技术,正在逐步超越曾经比较强悍的中国公司。“经过了去年的洗牌(尚德倒闭),我们海外及台湾地区(电池厂)客户在大幅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方的电池技术较高,他们需要我们高质量的硅片作为原材料。而国内稍低一些的电池技术厂商,无法与我们对接。”

  该人士举例,目前市场中单晶硅片的报价,要比多晶硅片报价贵2元(分别是每片8元和6元),但需求一直有增无减。当单晶硅片加工成电池后,韩日的电池厂商可做到260瓦~270瓦功率,而这类功率估计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达到。所以,在韩国和日本,大部分的中国中小光伏企业因技术不占优势,无法破门而入。

  高效率的电池不仅帮助光伏电站投资者在建设地面电站时,减少占地面积,也能为电站投资商节省总体成本,直接提高投资回报率。

  Solarbuzz光伏分析师廉锐则告诉记者,已经有企业意识到,要加紧研发新产品。“在2006到2008年期间,很多公司并不注重研发,拼命扩大产能赚钱;但现在,特别是2012年之后,这种现象有所缓解。”

  不过,无锡尚德一位研发专家则向记者说道:“现在每年电池的平均发电效率会提高0.5%,可是与海外部分产能并不大的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技术更新仍显得较慢。日韩公司的做法是,他们不追求快速和大规模,他们对于辅材如EVA膜、逆变器、电池及组件效率、玻璃等的综合成本降低,而且也极为重视研发,这为他们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