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8-9-5
- 积分
- 35207
- 阅读权限
- 200
- 精华
|
近期,国家电网不断出台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这引起了我市不少普通市民的关注。“以前都是从国家那里买电,现在自己不仅可以发电还能卖给国家挣钱,感觉特别新鲜,很想尝试一下。”“欧盟正在向中国光伏产业‘开战’,我们自己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那就相当于在千里之外为中国光伏产业摇旗助阵,为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尽一分力量。”不少市民对利用光伏设备建设私家发电站很感兴趣,连日来,我市的电力部门已接到百余个市民咨询个人建设光伏发电以及并网的电话。
在个人建设光伏发电站方面,我市已经有了两个抢先“吃螃蟹”的人。记者了解到,6月21日,我市两位市民分别建设的两个私家发电站都顺利通过了电力部门的验收,正式并网发电,这两个私家发电站每年能向国家售电7000千瓦时以上。
私家发电站悄然走来
开封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的私人光伏发电站已经走到了全省的最前列,这两个已经成功并网的私家发电站同时成为河南省首批“家庭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虽然都是个人建设的光伏发电站,但他们的建设模式完全不同。
家住大宏世纪新城的王勇建设自己的私家发电站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作为一名太阳能“发烧友”的他从网上购置了多晶硅光伏组件,之后通过自己的摸索和调试,组建属于自己的私家发电站。去年10月,王勇的私家发电站第一期工程在自家楼顶花园先期竣工,当时的发电容量只有0.5千瓦,无法并入国家电网。为了实现光伏发电的梦想,王勇又扩建了二期工程。经过再次添置多晶硅光伏组件,王勇将私家发电站的发电容量提升到2.5千瓦,并顺利通过电力部门的验收,并入国家电网。为了减少成本,王勇的私家发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了省略了蓄电池的“配置”,也就意味着他的屋顶电站是收支两条线。他自建的光伏发电站所产生的电能全部输送给国家电网,可自家还需用公共电网的电。据估计,王勇所建设的私家发电站每年可向国家售电3000千瓦时。
我市另一家私家发电站位于医院后街一处平房的房顶,对于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的李慧君女士在建设私家发电站的时候选择了省事的“外包”模式。她把私家发电站的设计、施工、调试、并网全权委托给我市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发电服务的企业,最终在自家房顶建成了2.6千瓦单晶硅光伏电站。李慧君家建设的私家发电站采用一体化设计,所生产出的电不仅直接供给自家使用,剩余电量还能输送给国家电网。而且,和王勇选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建发电站不同,李慧君自建发电站主要选用了单晶硅光伏组件。仅此一项材质的差距,李慧君家光伏发电站的光电转化效率和发电效能力提升了近20%,她的这个私家发电站每年能向国家售电4000千瓦时。
私家发电站有“钱”景
“今年夏天开空调,再也不会心疼电费了!”在查看自家的私家发电站发了多少电后,李慧君自豪地说。自6月21日投入运行以来,李慧君自建的私家发电站创造了当天发电13.6千瓦时的最高纪录。她家产生的电量不仅能自给自足,盈余部分还能卖给国家。
居民自建私家发电站赚外快的收益如何呢?面对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开封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自建光伏发电站所发电量有3种使用方式:全部自产自用、全部上网卖出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量全部上网,即光伏所发电量全部由供电企业按上网电价收购,用电量全部按销售电价结算;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供电企业仅按上网电价收购自用有余部分的上网电量,用电客户自供不足电量按销售电价结算;电量全部自用,即光伏发电量全部用于客户自用,供电企业仅与客户结算用电量。
居民将所发电量上网卖出时,国家电网将按高于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进行收购。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此类光伏项目自发自用电价可按每千瓦时电的标准获得国家的一定补贴。根据开封供电公司技术人员的估算,我市光伏发电的市民每卖1千瓦时电可获1元左右的收益。
按照当前我市自建光伏发电站的投资实际,每建成1千瓦的电容量需花费1万元。王勇、李慧君两家投资都为2.5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售电收益和成本,预计7年~10年即可收回成本。而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公司普遍对设备的维护保障都在25年,也就是说光伏发电设备可坚持工作25年,回本之后15年~18年就是净赚的。
助力中国光伏产业 “突围”
开封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为记者揭开私家发电站的神秘面纱。据介绍,像王勇和李慧君家中私人发电项目被称之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它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是将光伏发电、建筑装饰、节能减排等多种功能集成融合的新型材料。并使光伏发电相对传统能源具备了成本优势,改变了屋顶使用的单一功能,实现建筑与光伏应用的突破性发展,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建设私家发电站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时尚,从去年12月开始,山东、北京、天津、上海等多个省市地区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居民屋顶建发电站的热潮。“两家私人光伏发电站开始显现示范效应,将会引导更多的居民尝试自建光伏发电站。”连日来,到王勇和李慧君家中观摩私家发电站的市民络绎不绝。而随着接听相关咨询电话数量的不断增多,开封供电公司已提前开始准备面对越来越多的私家发电站,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
“也别小看了这些私家发电站,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产业,它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用电模式,还有可能为举步维艰中国光伏产业打开一条‘突围’之路。”开封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郭强一直关心光伏产业的发展,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不完全统计,全球90%以上的光伏产能聚集在中国。然而,随着美国及欧洲对产自中国的光伏组件陆续展开“双反”调查,国内光伏产业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今年6月以来,欧盟和中国光伏产业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6月6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更危险的还在后头,8月6日,中国光伏企业或将面临平均47.6%的巨额惩罚性关税。面对全面堵截的国际市场,中国的光伏产业也在调转车头,努力开辟和征战国内市场。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太阳能发电装机目标:到2015年达1000万千瓦,到2020年达5000万千瓦。《规划》还提出,到“十二五”末,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达300万千瓦,到2020年达2500万千瓦。目前,国内太阳能屋顶发电装机规模在30万千瓦左右,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意味着未来5年内,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10倍。《规划》不仅为光伏发电描绘了发展的蓝图,还为国家出台相应的鼓励和配套服务政策添加了“催化剂”。
从去年开始,国家陆续召开多次会议,出台多个文件,帮助光伏产业由依赖外需向倚重内需转变。在这些政策中,被认为具有历史性突破的便是国家电网于正式颁布实施的《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电网在《意见》中承诺:国家电网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并网验收和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按照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量;对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项目接入公共电网的部分也由电网买单,用户仅需自己投资光伏发电设备以及自用部分少量电缆线路投入。发电项目投运后,电网将按照计量器,发电量可以全部自用,余电电网将全部收购,用户不足电量将由电网供应。 正是按照这一新政策,开封供电公司于今年正式开始接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的并网申请。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的这两位市民不仅率先建设私家发电站有望引领起自建光伏发电站的新风潮,为中国的光伏产品找到用武之地,为困境中的中国光伏产业杀出一条“突围”之路。
自建发电站有“门槛”
我市私家发电站的阵容正在悄悄扩大,除王勇、李慧君把自家发的电输送到了国家电网外,还有两户家庭向供电部门提交了光伏发电的申请,正在申报履行有关流程。开封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我市自建光伏发电站仍局限于环保人士和太阳能爱好者之中,覆盖范围比较小。此外,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光伏发电的生力军,居民自发电需要有空地装置太阳能发电板,小规模的也需要五六平方米,覆盖在屋顶或院内空地,然后需要有逆变器进行电流转换、电网接入控制器和双向电表。
因此,并非人人都有条件,农村自建房、别墅、城市顶楼住户更为合适。居民自发电投资需要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以装机容量1千瓦来计算,约需要1万元的投资,2.5千瓦~3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全年平均每天可发电10千瓦时左右,家庭自用剩余的可出售。
但是,住高层的居民要自发电就比较困难了,如果要在属于公共面积的楼顶安装太阳能发电板,需要经物业及所有业主的同意。据专业人士介绍,从投入和收益上来说,分布式电源更适合制造业等中小型产业、经济园区,居民电价本身就偏低,投资大收回成本时间长。所谓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
对于我市个人自建发电站的发展,开封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会成为一个趋势。他说。目前介入个人光伏发电尝鲜的人,基本上是本身有一定条件、愿意去承担一定风险的,他们取得的经验,更有助于个人自建发电站在我市的广泛推广。未来光伏设备价格会进一步降低,转换效能将大幅提升,国家电价补贴新政的出台也已进入倒计时。综合这些条件,预计在未来3年内,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会在我市“热”起来。
来自:开封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