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4|回复: 1

光伏重组“潜力”公司点评

发表于 2013-7-17 09:22: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瓣雪789 于 2013-7-17 09:24 编辑

隆基股份.jpg 合肥·阳光.png 中利科技集团.jpg

  【中利科技】 具开展电站业务核心条件

  未来行业整合的胜出者需具备以下特征:拥有稳健的现金流;具备电站项目的强大开发和销售能力;前期固定资产投入低,折旧和债务负担轻。中利科技被认为是A股公司中最具备上述所有特征的优势企业之一。

  公司组件成本控制领先于一线企业:没有多晶硅长单束缚,可直接现货采购低价硅片;与保利协鑫签订长期的硅片供应协议;设备采购时点及自动化程度带来折旧及人工成本的优势。

  公司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具备开展电站业务的核心条件。光伏电站开发进入壁垒高,公司拿项目能力较强,目前有较多的优质项目储备。同时,电站项目转让确保收益,公司目前已经与招商新能源、中广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够形成“项目资源开发—项目转让—新项目资源”的良性循环。

  【阳光电源】 逆变器龙头奠定整合优势

  去年涌现了一大批逆变器新进入者,但其中大多数缺乏长期研发的积累,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阳光电源优秀的管理层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能够在价格战中持续推动“成本领先”战略,从而有望在短暂的阵痛后迎来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更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

  公司凭借在甘肃酒泉的区位优势,获得地方政府批准的100MW电站建设路条。由于今年光伏电站路条属稀缺资源,且酒泉光照条件好,年发电小时超过1500小时,因此这100MW的项目预期能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不过,确认收入时间仍需视项目进展而定。

  【隆基股份】 区别优势成整合“避风港”

  与多晶硅属于不同技术路线的单晶硅光伏电池市场,成本优势明显,且市场竞争相对有序。此番,光伏行业推进兼并重组,多晶硅企业无疑将成主战场,而单晶硅企业则将因市场区别优势而成整合“避风港”。

  隆基股份已成为国内单晶硅光伏市场的最大龙头,公司的硅片型号有6英寸、6.5英寸、8英寸,最高可以拉到10英寸。目前公司硅片的产能为1GW左右,在国内外单晶硅片生产厂商中居于前列。

  单晶硅拉制环节的工艺要求高于多晶硅铸锭,从多晶硅铸锭介入单晶硅拉制的技术难度较大。考虑到公司相比同行其他公司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复苏时,公司的业绩将率先得到好转。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编辑:郭力方)
发表于 2013-7-17 21:35:10 | 查看全部
看来光伏市场还得看国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七瓣雪789 + 2 鼓励有意义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