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23|回复: 0

外资进本田退 日本光伏市场迎来紧要关头

发表于 2013-12-5 10:04: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在日本的百万瓦级太阳能市场上,海外厂商的势力日益增强。日本太阳能电池厂商为了继续存活下去,在加速进行业务模式变革。本田公司于10月30日宣布,将从太阳能电池制造及销售业务领域撤退。本田于2006年设立子公司开展太阳能相关业务,但仅仅7年时间就宣告结束。

  本田以CIGS(铜,铟,镓,硒)化合物为原料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即使在阴天也能发电,最初作为继硅类太阳能电池之后的新技术而备受期待。不过,随着硅的价格下降及海外厂商的进入,价格竞争日益激化。在截至2012年的6年里,本田的总产量约为36万枚,设置量仅为6000套左右,该公司判断,今后销量也无望扩大。

  整体销售发电站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位居全球第2位的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于11月,宣布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将针对太阳能发电站开发投资约100亿日元。该公司使用镉碲化合物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以低价格为卖点。已经在全球设置了800多万千瓦。首席商务官Joseph Kishkill称,“我们是成本最低的太阳能电池厂商”,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美国第一太阳能还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采用包括发电站的开发、设计、设备采购及建设在内的“垂直整合型”业务模式,发电站建成后,加上一定的利润进行销售,然后将销售收益再投资于下一个发电业务。

  日本于2012年7月开始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固定价格收购制度(FIT)后,全国出现了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建设热潮。2013年11月,在鹿儿岛市七岛,京瓷公司等运营的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启动。这座日本国内最大级别、输出功率为7万千瓦的发电站特点在于,针对落灰、雷击及台风等实施了相关对策。在用地多处设置避雷针,保护太阳能电池和电源调节器等。为了防备台风,架台采用了可承受秒速38米强风的设计。

  运营该电站发电业务的鹿儿岛百万瓦级太阳能发电公司社长北村信夫表示:“发电站凝聚了相关各家公司的技术精华。将监视每天的发电量,积累落灰等气象数据,同时在20年内进行维护管理。”

  能够应对多种气象条件、保持长时间稳定发电。积累这样的技术和经验在防止陷入价格竞争方面也非常重要。今后,适合进行太阳能发电、条件较好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如果能在其他公司不易开展业务、条件较差的土地上确保发电量,便可提高竞争力。

  10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的收购价格在2013年度为1千瓦时37.8日元。有意见称2015年度将降至30日元。随着竞争日益激化,要使“日本制太阳能电池”继续存活下去,或许需要对相关业务模式进行改进。

  来自:日经BP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