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07-12-12
- 积分
- 118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目前新能源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成本太高。发展新能源要从政治、经济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努力,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技术层面上取得更多的突破。只有技术取得突破,才能谈到经济性。”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成思危在上周召开的2010年中国过程系统工程年会上,提出了当前新能源发展的症结所在。他指出,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其交集就是能源,特别是新能源。 成思危说,第一代太阳能技术是太阳能电池,提炼和转换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存在污染;光电转换效率理论极限值约23%,但通常只有12%~15%。保定英利公司在采用硅烷法改进硅生产技术后,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了18.5%。
第二代是硅薄膜技术,现已开发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物理气相沉积(PVD)两种技术路线。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原料,但光电转换效率只有8%~10%,低于第一代技术。杜邦公司等在该领域下了很大功夫。
第三代是以砷化镓为代表的多结三五族化合物薄膜技术。据报道,该技术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达50%,实际在25%左右,明显高于前两代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今后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成思危表示,这三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将长期并存,最终的竞争力将取决于硅的成本和光电转换效率的高低。
|
结束时间: 2010-9-24 16:29
辩手:0 ( 加入 )
|
|
辩手:0 ( 加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