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黄丰研究员负责组建的太阳能级硅材料综合测试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获得CMA计量认证证书,标志着该实验室具备了向社会出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能力,检测数据可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环境、卫生、安全 ...
-
图为中盛光电集团太阳能生产车间。
图为春兰(集团)公司镍氢电池生产车间。
“第三代”发电技术,也就是绿色光伏发电技术,特点是绿色、高效、价廉和寿命长。11月28日,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江苏泰州举行2011中国(泰州)太阳能产业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又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论 ...
-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绿色)能源,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成为各国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产业界开发、推广的重点。相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重量轻、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突出优点,另外共轭聚合物材料种类 ...
-
由于晶硅电池的生产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回报周期长,且转换效率已逼近其理论极限,性能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近年来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光伏产业界的新希望。目前,薄膜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低,且存在光致衰减的固有缺陷,加之生产设备投资大,薄膜硅太阳电池的成本短时间内难有明显下降;
& ...
-
2012年“金太阳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总量超预期,但补贴力度却降低了不少。
据悉,财政部年初发布通知称,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原则上为7元/瓦。然而,《关于公布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目录的通知》将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确定为5.5元/瓦。由此计算,补贴价格下降约20%。
...
-
昨天,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晶澳太阳能与上海技物所将联合建立 “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强强联手树立光伏产业技术新标杆。
来源:解放日报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研究室通过对有机金属螯合物作为量子点敏化剂前驱体的可能性的研究,发展了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s)中量子点制备的新方法。该项目以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研究平台,得到国家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支持。研究结果于已发表在英国化学会《化学 ...
-
据中科院报道,8月9日,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八达岭塔式太阳能聚光光热发电(CSP)实验电站全系统贯通,首次太阳能发电实验获得成功,电站建设六年来终于迎来了历史性一刻。中科院称此次实验成功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集成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有关技术的国家。
据报道, ...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因其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光电转化效率高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新材料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染料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关键组成成分。新材料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和合成 ...
-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上月由中科院电工所与河北保定高新区共同建设的保定光伏检测中心实验室在保定高新区正式落成。据介绍,这是我国最大的光伏系统实验室。
据悉,光伏检测中心实验室是中科院电工所与保定市政府战略合作的项目,由中科院电工所和高新区发展公司共同筹建。该项目于2010年8月29日开工,2011年5月工程 ...
-
超长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形貌及电池性能
同轴、多壁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微观结构
气凝胶复合光阳极的制备、微观结构及电池性能
据科学网报道,中科院上海硅酸盐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纳米结构光阳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由李效民研究员和高相东副研究 ...
-
据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报道,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侯剑辉团队中的叶龙博士等研究人员首次引入三元混合溶剂,对基于PDPP3T和PC71B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表面形貌、本体相区、结晶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微观形貌调控方法与机理方面取得进展,其论文已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 ...
-
在今天举行的Solarcon中国国际太阳能技术展览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王斯成做了题为“中国分布式光伏系统应用前景及潜在市场分析”的报告,他对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政策走向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对意见稿的建议进行了介绍,
...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韩培德研究员领导的光伏能源组日前宣布,该团队瞄准光伏企业需求,经过多年苦战,在国产直拉N型单晶硅(Cz)衬底上采用离子注入等技术,研发出了效率达到20%的太阳能电池,该结果已经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
该团队目前电池的尺寸为9x9mm2,采用了包括离子注入、选择性发射极、入射 ...
-
高效多晶黑硅太阳能电池I-V曲线(2013年3月)
近日,中科院微电子所微电子设备技术究室夏洋研究员、刘邦武、刘金虎等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联合嘉兴中科院微电子仪器与设备工程中心在黑硅太阳能电池研究上再获进展。继2012年11月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7.88%后,再度取得进展,突破18.3%。
该团队利用自行 ...
-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李清文研究员所在团队日前公布了纳米管阵列光伏电池的最新进展,该团队采用从可纺丝碳纳米管阵列中直接拉出的碳纳米管薄膜作为透明电极制作出了效率10.5%的光伏电池,结果已发表在新一期Small杂志特刊。
据materials views china网站介绍,将特定导电薄膜转移至硅表面 ...
-
2013年10月12日,中科院前沿局组织专家在中科院嘉兴对微电子所承担的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制备黑硅及太阳电池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苏州纳米所等八家单位的专家组成。前沿局刘桂菊副局长、微电子所陈大鹏副所长、项目负责人夏洋研究员 ...
-
中部地区有27个材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部地区只有8个,研究力量稍显薄弱。
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对新材料研究的第二阶段——全球顶尖材料科学实验室,来到了总结收官阶段。
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是88个国内最顶尖的材料科学领域实验室全景图。这其中,包括81个材料科学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7个材料类国防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