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9|回复: 0

多晶硅还能火多久?

发表于 2007-12-4 09:04: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由于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猛增,但对多晶硅品级的要求相对较低,技术门槛相对宽松,因此近年来已有多家公司上马多晶硅项目,而且吨位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大大小小30多家公司宣称在建多晶硅项目,这些产能如果全部投产,将足以应付目前形势下的需求量,与此同时,国外的多晶硅产能也在积极扩建之中。

  据专家预测,2008年多晶硅将迎来更大的缺口,但其后,随着全球产业的产能释放,多晶硅缺口将逐步缓解。虽然各方预计的拐点时间不尽相同,但业内对于多晶硅未来价格下降的大趋势已基本达成了共识。

  对于国内那些雨后春笋般的上马项目,不少人质疑,当拥有国内最正统多晶硅技术的新光硅业都还在摸着石子试产1000吨/年时,国内其它厂家哪来的技术去支持成千上万吨的多晶硅生产线?而一旦多晶硅的冬天真的来到时,这些一窝蜂的企业又有几家能够幸存?

  通威集团是所有这些企业中最豪气冲天的,他们宣布建设10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这在一些行家听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通威集团做鱼饲料起家,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行情,股吧)就是一家农产品类的上市公司。几年前,通威集团联合另一家饲料公司巨星集团在乐山市五通桥地区建立了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化工生产,其中就包括多晶硅的主要原料三氯氢硅,其后,公司又步入了太阳能行业。有了多晶硅上下游的布点,公司于今年年初投入多晶硅项目的调研,不久就正式动工。

  为此,记者实地调研了通威集团的永祥多晶硅项目基地。目前公司的一期工程1000吨项目正在建设,其中试验线200吨项目基建已颇具雏形,相关设备也于近日运抵,另外一条800吨的主建设线也已经开工。不过关于10000吨的生产线,目前公司还没有具体日程表。

  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正驻扎在第一线,日夜兼程,希望赶在明年3月1日开通试验线。如果达成,这将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新光硅业在4年多的培训、钻研积累之后,用1年9个月才完成了工期,而这里的预算工期才1年半。

  在这一轮多晶硅牛市之初,多晶硅的价格才2、3百元/公斤,但限于技术水平和多晶硅的高能耗,目前国内每公斤多晶硅的制作成本就需要好几百元。因此,记者曾问过新光硅业,假如一窝蜂的产能扩张真的导致了多晶硅价格下降,新光硅业将如何应对?新光硅业的回答很有底气,他们认为对于新光硅业来说,行业的冬天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新光硅业具有技术优势,而且四川电力公司和天威保变(行情,股吧)的参股为公司的上游主要能耗——电力和下游主要产业——光伏提供了供需保障。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新光硅业这样的优势。相对新光硅业,永祥多晶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哪怕按照最乐观的工程进度,多晶硅项目的投产也要等到明年开春,而要论生产的调试磨合、产能的释放达产,最早也要到2009年,因此公司将有可能赶不上多晶硅的黄金需求期,将面临行业内产能大量释放带来的供需风险。事实上,不仅是永祥多晶硅,国内不少在建工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这个问题摆在通威集团面前的时候,通威集团认为他们走的是和新光硅业不同的道路,公司称公司依赖的是通过打通整条产业链来降低成本,他们的野心是建设一整套光伏产业。如果可以建成,他们相信,当多晶硅的价格跌破新光硅业成本价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有足够的盈利空间。

  目前,诸多在建项目中,只有新光硅业一家已经投产运营,而其余那些厂家都还需要接受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能否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将由产品来验证。
2007年12月04日03:27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应尤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