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2-11-13
- 积分
- 200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前一段时间我发过一个帖子:组件竖向双排布置的原因
经过实验验证,发现是错误的。单纯从电气方面考虑,在相对极端的情况下,横向排布比较有优势。其他比如支架,布线等方面问题大家已经讨论的比较充分了,我就不再分析了,下面是电气方面的详细修正。
阴影遮挡的实验是利用若干块不透光的塑料板对一个方阵遮挡实验。方阵有约10路组串,每串20块组件。实验都是在白天日照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的。组件电池片数量是6*10的。组件安装方式为竖向双排布置。实验进行的较快,辐照度无大变化。可以认为辐照度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
1 横向遮挡组
横向遮挡组
利用不透光的板子横向遮挡一排,也就是完全遮挡一排的6个电池片。这也就是模拟了竖向双排布置时前后遮挡时的功率衰减情况。这种情况在下午4,5点钟的时候出现。先遮挡一块板子,测量数据,然后逐渐增加遮挡板子的数量,每块只是遮挡6片电池片。当遮挡若干块后,方阵电流急剧下降(具体数值就不说了)。
2 竖向遮挡组
竖向遮挡组
利用不透光的板子竖向遮挡一排,也就是完全遮挡一列的10个电池片。这也就是模拟了组件横向布置时前后遮挡时的功率衰减情况。先遮挡一块板子,测量数据,然后逐渐增加遮挡板子的数量,每块只是遮挡10片电池片。当遮挡若干块后,方阵电流衰减了1/3左右。
结果分析:如果按照我前面发的帖子里来判断,横向遮挡组的电流衰减应该小于竖向遮挡组的电流衰减程度。但是实验结果恰恰相反。
经过仔细分析,原来的判断确实是错误的。
关键就在于之前发的帖子并没有把组件旁路二极管的作用考虑清楚。
1 横向遮挡组实验时,在遮挡一排电池片时,旁路二极管并没有导通。因为组件内部3部分(每部分有20片)的电池片均出现了相同的遮挡,旁路二极管两端并没有形成电势差。也就不会导通了。
旁路二极管没有起作用,这是被遮挡电池片两端电势就会反置,电池片PN结开始经受反向电压的作用。如果是理想二极管,那根本就不会有电流流过了。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电池片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限制(具体可以咨询自己公司的电池片生产部门或者这种相似的文章http://wenku.baidu.com/view/1618b42eed630b1c59eeb5f2.html)组件会有暗电流/泄露电流存在。所以就会出现实验时,电流会衰减到非常低的程度。
2 竖向遮挡组实验时,在遮挡一列电池片时,被遮挡电池片的所在列不发电了。这是该部分的旁路二极管发挥作用,电流不经过被遮挡电池片了,而是经过旁路二极管了。所以电流只会衰减一部分,并不像横向遮挡组那样严重。
综上所述,单纯从发电功率上分析,竖向双排布置并没有多大优势。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踊跃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