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3-10-13
- 积分
- 173
- 阅读权限
- 10
- 精华
|
先简单介绍下这个项目,它比常见类型的项目都复杂,组件为薄膜非晶硅的,实施地点为网架结构PVC卷材屋面上,目前在建中。项目结构的主要难点:1.网架球节点已定,支座在屋面成正方形交替布置,不能挪动,设计时檩条导轨开长圆孔支座开双向长圆孔仍未能解决孔位不对中的问题,按连续梁设计时应仔细分析开孔间距大小。2.屋面高低不平,组件调平困难重重,大屋面导轨及组件调平应制定专项调平方案。3.PVC卷材屋面防水问题,如此大规模的上人施工后如何减少破坏。4.工业厂房屋面风机等设备很多,组件整列为了避开这些设备在屋面布置呈不规状,这对材料如何准确下单及施工单位的安装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材料不宜在屋面切割焊接,本人花了好多时间专门制定详尽的材料下单详图,每个位置梁的长度都会标识的一清二楚,供应商按清单加工不同规格梁后运抵现场按图拼接施工,设计要求拼接节点错开不同跨增加了施工难度,但有利于结构受力,毕竟目前通用的连接件连接方式基本达不到设计的刚接节点要求。
再讲下本项目的结构优化,本人日常主要用3D3S和PKPM来模拟相关结构模型的受力,本项目原结构设计方案所有钢材都为Q235材质钢,风荷载取值偏保守,经过与相关单位协商沟通,定下基本风压依据规范按50年一遇取(2012版光伏电站设计规范有明确条文规定可按25年一遇取),最终优化结果是将结构材质都改为Q345后总用钢量降低200多吨,控制了总价。这个项目还有附带的光伏车棚,特殊点为基础是旋喷桩桩基,上部薄膜组件安装完毕后具备防水挡雨功能,车棚结构经过本人优化后也减去20吨的量,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也降低了造价。这也为今后的各类光伏结构提供了优化思路,更改材质后造价可能会降低到预期值,不过这个要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情况来区别对待。
闲话少说,上现场照片,希望同圈子内的朋友共同探讨技术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