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1970-1-1
- 注册时间
- 2011-11-25
- 积分
- 484
- 阅读权限
- 20
- 精华
|
发表于 2013-1-14 14:51:37
|
查看全部
对于上面我做出的回答的纠正和补充:
纠正:
1 shading factor (linear) :指被照射面积/阵列面积,上面我说错了,非常抱歉,我记得当时在吃鸡腿,从这里可以看出吃鸡腿影响智商。
补充:
1 如果用的是shading factor according to strings,那么只要一个串联组件中任意部分的遮挡都会将该组串视为无效部分,但这里的无效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你可以试验一下,如果一个组件件始终被遮挡,那么最后算出的shading factor according to strings 是零,但损失却不是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八十三左右,那是因为阴影区域漫反射光的存在,这里的损失是和你前面定义的 fraction for electrical effect 有关系的,默认的百分之百通常指近处常规的阴影,此时电池片是全部遮挡的,而且是组件没有旁路二极管的情况下。但是这和现实是不符的,所以可以准确值可以用 tool 里面的electrical behavior of pv array 里计算出来。
2 Beam linear loss和shading factor这两个参数是全天各个时刻的瞬时值,最后出现在下图中的结果是全天的一个平均值。经过阴影分析之后,在最后的发电量的计算里要用到这里的损失值,个人不建议直接使用阴影分析里的各项默认值,前面说过了,这两个值算出来的是极值,误差太大,应该根据现实情况适当修正。
3 建模时 tools 栏里的partition in module chains 将矩形区域平均划分之后的小区域代表的是一个组串而不是单个组件,所以如果看到你把一个矩形区域划分为几十个部分我想你应该是搞错了
4看楼上的哥们如此着急,我就抽出点时间写一下,不过别迷恋哥,哥只是菜鸟,知识无边,学无止境,如果谁说光伏方面的知识他都懂了,我想他肯定是刚吃完鸡腿,不要加我QQ,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论坛里聊,这样管理员会很高兴的,他一高兴说不定能发我点光伏币
5 哥不是砖家,如有错误,别砸我窗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