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一则环评公示引爆光伏圈——通威旗下永祥新能源宣布斥资4亿,在乐山基地秘密打造万吨级"粒状硅"中试线! 公告显示,通威拟在乐山市五通桥新型工业基地二期现有厂区内实施“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总投资40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提升产品的多元化,拟在现已改进的各类工艺参数基础上对二期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新增1万吨/年高纯多晶硅生产线和1万吨/年粒状硅中试线,最终形成10.1万吨/年多晶硅产能(含9万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1万吨/年太阳能级粒状硅和0.1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 本项目是对“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进行改扩建,本次升级改造总体上不改变公司多晶硅生产工艺,仍采用高效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本次升级改造不改变公司现有多晶硅生产工艺(仍采用高效改良西门子法工艺),仅在部分环节进行改进,通过在原有还原装置ABC基础上各新建2台40对棒大间距还原炉、原有尾气回收装置基础上新建1台10万Nm3/h螺杆压缩机、原有渣浆处理装置基础上新建1套高沸裂解装置,以实现多晶硅产能由8.1万吨/年增加至9.1万吨/年的目的。 尽管在公示中,通篇都在说“粒状硅”,没有颗粒硅字眼,但很有可能,所谓的“粒状硅”,正是“颗粒硅”。 其原因,首先是项目明确采用硅烷法流化床工艺,而若是采用此种硅烷法,那么项目对应的产品,就是颗粒硅。 其次,产品标准直接对标《流化床法颗粒硅》国标GB/T 35307-2023。 因而此番环评公示,意味着通威股份将上马1万吨颗粒硅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