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匠网丨社区 首页 头条 光伏 查看内容

科普丨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微电网 三者的关联及实践案例

2025-3-5 15:40| 发布者: dingyi| 查看: 96| 评论: 0|来自: 阳匠网

摘要: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定义:一种整合电源(发电)、电网(输电配电)、负荷(用电)和储能的综合运行模式,强调全环节协同优化。核心功能: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如光伏、风电);通过储能调节电力供需平 ...
 一、定义与核心功能

源网荷储一体化

定义:一种整合电源(发电)、电网(输电配电)、负荷(用电)和储能的综合运行模式,强调全环节协同优化。
核心功能:
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如光伏、风电);
通过储能调节电力供需平衡,增强电网稳定性;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系统成本。
应用场景:城市、工业园区、大型能源基地等规模化能源管理。


虚拟电厂(VPP)

定义:通过软件和通信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等资源,形成虚拟 “电厂” 参与电力市场。
核心功能:
聚合分散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如售电、辅助服务);
灵活响应电网调度,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
无需实体电厂,降低投资成本。
应用场景:分布式能源丰富的区域,或需要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侧资源整合。


微电网

定义:局部区域内的小型自治电力系统,包含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及控制系统,可并网或孤岛运行。
核心功能:
保障偏远地区或高可靠性场景(如医院、数据中心)的供电;
实现本地能源自给自足,减少对大电网依赖;
支持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
应用场景:社区、海岛、工业园区等独立供电需求场景。


二、关键区别对比


三、协同关系

目标一致:三者均服务于能源转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能效。
技术互补:
虚拟电厂可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实现工具,聚合资源参与市场;
微电网是源网荷储在局部区域的实践,为虚拟电厂提供资源支撑;
源网荷储一体化为虚拟电厂和微电网提供宏观政策与系统优化框架。
应用递进:从微电网(局部)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再到源网荷储一体化(全局优化),形成多层次能源管理体系。

四、实践案例

 “源网荷储” 一体化现实案例

1.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集美智慧停车楼项目(2024 年投运)
模式:将传统停车场改建为两层机械停车楼,顶部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配套储能系统和智慧照明终端。
成效:
年发电量约 39.87 万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近 400 吨。
绿电优先供园区使用,余电参与电网调度,缓解城市供电压力。
通过能源聚合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与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2. 新疆库车光伏绿氢示范项目(2023 年投产)
模式:国内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配套 300 兆瓦光伏、储能系统及氢能存储设施。
成效:
年制氢 2 万吨,完全替代化石能源制氢,年减排二氧化碳 48.5 万吨。
白天光伏发电制氢并储存,夜间通过氢能发电补充电网,解决弃光问题,提升光伏消纳率。
推动新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助力 “双碳” 目标。

3. 云南永仁县新能源集群项目(2024 年建成)
模式:整合 300 万千瓦光伏、500 千伏变电站及 300 兆瓦 / 600 兆瓦时储能电站,实现 “源网荷储” 一体化。
成效:
年输送清洁能源 14 亿千瓦时,满足 380 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减排二氧化碳 96.7 万吨。
通过储能 “削峰填谷”,提升电网稳定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支撑云南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虚拟电厂”现实案例

1. 成都高新西区虚拟电厂(2024 年实战应用)
模式:聚合 200 余家企业的可调负荷资源,通过弹性负荷响应实现精准调度。例如,爱乐达公司通过调整热表车间生产计划至夜间,午高峰时段负荷从 2000 千瓦降至 1000 千瓦,保障核心机加业务连续运行。
成效:
最大响应能力达 4.65 万千瓦,相当于两座小型水电站出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稳定。
参与企业从 10 家增至 140 家,7 次响应累计减少高峰负荷超 30 万千瓦时,避免停产风险。
企业通过负荷转移降低电费成本,同时保障紧急订单交付,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2. 江苏现货市场环境省域虚拟电厂(2024 年成果)
模式:全国首个省域级虚拟电厂,由国电南瑞研发,整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调负荷等资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
成效:
实现 “批发 — 零售” 两级市场协同运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电网峰谷差。
已在宁夏、山东、重庆等 20 余个省市推广,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到 2030 年虚拟电厂产业链市场空间超 900 亿元。

3. 重庆科学城虚拟电厂(2024 年投运)
模式:聚合近 200 个用户(包括充电桩、光伏、储能等),通过智慧平台统一调度,实现削峰填谷与能源优化。
成效:
高温期间保障电网稳定,帮助用户优化用能,创造经济效益超 50 万元。
推动 “双碳” 目标,年减排二氧化碳约 54 万吨,相当于 10 万公顷森林碳汇。
联合高校与企业成立储能创新联盟,构建 “产学研用” 生态,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微电网”现实案例

1. 乳山徐家供电所 “零碳智能微电网”(2023 年投运)
模式:全国首个 “光储充用” 一体化零碳供电所,整合光伏幕墙、储能系统、光储充电桩及光热采暖设施,通过智能管控平台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成效:
年发电量 6 万千瓦时,满足全所用电需求,能耗降低 95%,年节电费 5 万元,减排二氧化碳 140 吨。
创新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将光伏组件与建筑立面结合,兼具发电与美观功能。
配套光储充电站服务社会车辆,年储能调峰电力达 8000 千瓦时,提升电网灵活性。

2. 广州从化山区 “水光储” 多能互补微电网(2024 年建成)
模式:依托小水电资源,叠加屋顶光伏、储能装置及 “光储直柔” 系统,构建乡村能源互济网络。
成效:
实现农村地区 “零停电”,故障切换时间缩短至数秒内,保障渔业养殖等高可靠性用电需求。
推动 “渔光互补” 模式,助力莲塘村 “瘦身鱼” 产业发展,年增收超百万元。
建设华南首个乡村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促进乡村旅游经济。

3. 云南阳宗海绿色铝产业园微电网(2024 年示范)
模式:国内首个光伏直流直供电解铝项目,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及智能电网技术,实现绿电高效利用。
成效:
一期 13.75MW 光伏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超万吨,二期 37.89MW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云南省最大屋顶光伏示范。
突破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生产线技术,减少逆变损耗 15%,为高耗能行业绿电直供提供技术标杆。
推动 “源网荷储用” 协同优化,助力园区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2%。

总结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宏观战略,强调整体优化;
虚拟电厂是市场化工具,聚焦资源聚合与交易;
微电网是本地化解决方案,侧重可靠供电与能源自治。
三者协同发展,共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 “双碳” 目标实现。

原标题:科普丨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微电网 三者的关联及实践案例

漂亮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投诉/建议联系

爆料/投稿:8328 6054 @qq.com

举报/投诉:刘先生/158 5085 4264(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夏 云/151 8971 7421(微信同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阳匠学社
    微信公众号
  • 阳匠网
    微信公众号
阳匠网丨社区 © 2001-2025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苏ICP备2023010470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