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能源集团 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研制的煤基交联聚乙烯“分体式一体成型防腐蚀储罐”在内蒙古宁城县2个日光温室大棚成功示范应用。2024年,交联聚乙烯储水、灌溉设备被推向更多应用场景。煤基新材料制作的全塑恒温牲畜饮水槽、犊牛岛、围栏及化粪池等大幅改善家禽家畜养殖条件,交联聚乙烯制作的森林防火蓄水罐能抵御森林环境侵蚀并能承受火灾高温环境,大幅提升了防火储水罐的可靠性。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在米脂县帮助建设李家寺村谷子航天育种繁育基地,利用集雨补灌、自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及绿色智能防控为一体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建成“米谷1号”“米谷2号”良种繁育示范面积400亩,上过太空的种子在黄土高原开启了新的生命历程。 国家能源集团依托“国能e购”“员工大集”“慧采商城”自有电商平台,深入挖掘9县优质农特产品资源,培育扶持米脂小米杂粮、吴堡青梨、右玉电商等优秀农产品品牌。截至2024年年底,三个自有电商平台农产品上架数达4700余项,集团公司全年购买脱贫地区农产品2.35亿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25亿元,采购帮销金额创历史新高。 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开展了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微电网供电工程、普格县户用光伏、米脂县农光互补等“新能源+”帮扶项目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探索新能源项目与乡村振兴互促融合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在西藏聂荣县尼玛乡帮助建设桑瓦玉泽“零碳”美丽示范村,帮助40户牧民建成屋顶用户光伏发电和地热文旅项目,实现牧民群众电力“自发自用+供暖+助力地热文旅产业”的运行模式,牧民群众和高校毕业生可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清洁能源供电增强地热文旅产业赢利能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创绿色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会议强调,国家电投要持续提升帮扶实效,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加强国家电投乡村振兴品牌建设,依托国家电投绿能产业优势,加快形成亮点突出的产业振兴品牌,讲好国家电投乡村振兴故事。 陕西延川项目是国家电投助力乡村振兴良好实践的典型案例之一。2013年以来,国家电投先后选派9名挂职干部在延川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238余万元,从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文化振兴等方面全面推进各项帮扶工作,吸引社会帮扶资金433万余元,累计在延川县采购、帮销农产品6015万元,助力延川县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在2024年国资委举办的第三届“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期间,国家电投利用创新建立的“1+2”联队帮扶机制,直接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5868.8万元,进入央企采购总金额“十强”榜单,同时利用企业社会影响力大力推荐、积极引流,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2621.7万元,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10月,邹磊董事长到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调研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情况,统筹部署大化县教育帮扶提升工作,为央企在重点帮扶县教育帮扶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组团”模式。 4、华电集团 其中,华电连续向阿图什市瓦克瓦克村选派第一书记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村企合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实施光伏电站建设、盐碱地治理,打造“瓦克瓦克”等消费帮扶品牌,壮大富民产业,经过4年扶持瓦克瓦克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面貌得到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突破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疆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同时,华电建强“华电雪域先锋党支部”堡垒,选优派强驻村干部,创新构建“以工代训”等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近200名“非遗”工匠、30余名大中专学生,帮助外冲村村民提升服务技能就地就业300余人,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由0.5万元增长到近2万元,显著增强当地藏族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外冲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华电西藏驻村党支部荣获“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称号。 5、华能集团 一直以来,华能澜沧江公司情系库区乡村发展,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变“送教育”为“种教育”,助圆学子求学之“梦”,援建面积达5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华能昔宜希望小学综合楼,图书室和实验室配备齐全。 原标题:中央印发重大决策规划!电力央企全力落实 |